Wednesday, April 23, 2008

Isu bekalan air di Taman Widuri selesai

Kenyataan Media oleh Pejabat EXCO Perancangan Bandar, Desa dan Perumahan YB Wong Hon Wai pada 23hb April 2008 di Pulau Pinang.


Isu bekalan air projek terbengkalai yang telah dipulihkan - Taman Widuri, Seberang Perai Selatan telah selesai


Selepas menunggu selama 10 tahun, pembeli-pembeli projek Perumahan Taman Widuri di Seberang Perai Selatan akhirnya diserahkan kunci rumah baru mereka pada 2-3-2008. Tetapi, mereka menghadapi masalah baru iaitu bekalan air dikenakan kadar komersial oleh Perbadanan Bekalan Air Pulau Pinang Sdn Bhd (PBAPP).

Pembeli-Pembeli rumah Projek Perumahan Taman Widuri berasa tidak puas hati dan telah membuat aduan kepada EXCO Perancangan Bandar, Desa dan Perumahan YB Wong Hon Wai berkenaan isu ini.

Pada satu mesyuarat yang diadakan pada 22-04-2008 dan dipengerusikan oleh YB Wong, isu tersebut telah selesai dan pembeli-pembeli boleh membuat permohonan bekalan air dan akan dikenakan kadar domestik mulai 22-04-2008.

Turut hadir dalam mesyuarat tersebut ialah Ahli Dewan Undangan Negeri Sungai Bakap YB Maktar Bin Haji Shapee, Pengurus Kanan Syarikat Perumahan Negara Berhad Dato Khirudin Samad serta wakil dari agensi-agensi kerajaan yang lain. Pembeli-pembeli diwakili oleh Encik Lionel.

Projek Taman Widuri mempunyai jumlah 1315 unit rumah kos rendah dan kos sederhana rendah. Pemaju asal Projek Taman Widuri ialah Diamond Growth Sdn Bhd. Pemaju asal telah memulakan penjualan pada tahun 1998 tetapi disebabkan kegawatan ekonomi, projek tersebut dipaksa dihentikan mengakitbatkan ianya terbengkalai.

Syarikat Perumahan Negara Berhad (SPNB) kemudian dilantik untuk projek pemulihan Taman Widuri. Sijil Kelayakan Menduduki telah dikeluarkan oleh Majlis Perbandaran Seberang Perai pada 29-02-2008

在槟州城市策划及房屋委员会主席黄汉伟的协助下,威南威多利花园房屋水费以商业用途计算的问题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该项问题是在黄汉伟召集发展商,槟州供水机构代表及购屋者代表于昨日举行的会议上,获得解决。

这也意味从昨日(4月22日)起,威多利花园住宅区的水费将会以家用计算法计算,而对于该住宅区购屋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最大的好消息。

黄汉伟指出,威多得花园房屋水费以商业用途计算,主要是发展商及槟州供水机构沟通上的问题。
他是于今日在一项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指出。

他说,威多利花园也是槟州其中一项搁置的房屋计划,购屋者在苦等了10年后,终于于今年3月2日拿到新家的钥匙,不过随着他们却也面对另一项问题,即他们住屋的水费是以商业用途来计算。
他指出,购屋者对此感到不满,于是向他提出投诉,所以他于昨日召集各有关方面举行会议,在会议上将问题解决。

他透露,出席该会议者尚包括双溪巴甲州议员马和菲益及扮演“白武士”拯救该房屋计划的国家房屋公司副经理拿督凯鲁丁沙曼及购屋者代表莱惹等。

他继透露,威多利花园共有1315间中廉价单位,所有单位是于1998年发售,不过因为经济不景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但在国家房屋公司介入协助下,该计划终于复工,并于今年2月29日获得威省市政局发出入伙准证。

5 comments:

Jeffrey Chew said...

Good job!

Anonymous said...

看回大马的政党政治,各种光怪陆离现象纷呈不穷,各类政客政棍更是代代倍有人才出,继往开来的配制出一锅又一锅的马来西亚政治大杂烩,既让人惊喜连连,又让人叹为观止。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行动党从在野党一朝得志而成为执政党,其转变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一个现象,并以此奉劝各位行动党权力新贵们:做人不能太DAP。

所谓“做人太DAP”,当然包括各种内涵,容我细禀其详。

一,做人太DAP,就是在上台前还在批评民政党槟州政府增设一个副首席部长职位让巫统议员担任,是“向巫统低头”,是“懦弱”的表现;而在上台后,不只不废除副首长一职,还一次过增设两个,让大家开开心心分官做,还要打出“为了确保州领导层能够代表槟州所有的社群”的堂皇理由,而不是“向公正党低头”、“懦弱”云云。

二,做人太DAP,就是在当官前,那些衮衮辩才如邓章钦、倪可敏、陈国伟等还在大义凛然的批评戴宋谷是“侵犯文化自由”、杯葛抗议要戴宋谷出席的官方活动;在当官后却开开心心戴着宋谷去宣誓就任,欧阳捍华还说“希望人民了解行动党苦衷”、陈国伟还说戴宋谷“很无奈”云云。

(顺带一提,1986年大选,当时的马青总团长纪永辉竞选吉隆坡新街场区,对手是行动党的陈国伟。当时那里流传一份传单,内容是一张纪氏头戴宋谷帽,在皇宫接受元首册封的照片,在旁则写着“戴宋谷的马青总团长”和“你相信出卖民族尊严的人吗?”选举的结果是纪氏败给了陈国伟。)

三,做人太DAP,就是在做政府前还在对身兼州议员与市议员的查卡利亚,又是抗议又是示威的大力挞伐,似乎查卡利亚是十恶不赦的魔头;在做了政府后,在槟城竟然也出现州议员兼任市议员的情况,且最绝的还是掌管地方政府事务的行政议员曹观友那句,“这种情况在其它州属常有所见,例如雪兰莪州的已故前任州议员查卡利亚,也曾经兼任市议员。”

曹观友竟然把党同志与一个曾被我党批斗得恶名昭彰的“恶人”相提并论,以“恶人”为师,以自比于“恶人”为荣,这不是做人太DAP是什么?

四,做人太DAP,就是林吉祥一边对着国会高喊“打造第一世界国会”的建议,要求国会接纳他林老的12项建议,包括由反对党议员担任副议长、现场直播国会会议过程、公共账目委员会由反对党议员担任主席等;而另一边,在槟城、霹雳和雪兰莪当家又当权的党同志却不见让反对党议员担任副议长、现场直播国会会议过程、公共账目委员会由反对党议员担任主席等,以“打造第一世界州议会”。

槟州首长林冠英、雪兰莪高级行政议员郭素沁和霹雳高级行政议员倪可汉,公然无视该党最尊贵领袖林吉祥“打造第一世界国会”的呼吁,不将有关呼吁在本身“话事”的州属实践,害最尊贵领袖的呼吁沦为自己讲自己爽的空洞口号,不知道该党纪律委员会会采取行动否?

五,做人太DAP,就是在一开始时大大声宣布用1亿令吉建养猪场,摆出一副等着各方歌功颂德的样子;在经过马来报章大肆炒作、马来村民的示威抗议后,一改口气声明有关的养猪场乃前朝政府计划,换了一副“唔关我事”的姿态。

做人不能太DAP,就是不能“有功他上报,有镬别人包”。

无论是国阵还是民联的人民代议士,做人都不能太DAP,必须每时每刻紧记自己在每个时间和每个场合说过的每一个言论、做过每一件事情,尽量避免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的情况发生。

Anonymous said...

查卡利亞投胎槟岛

支持恢复地方议会选举的言论,在野党如行动党,已经讲到麻木,该党2005年推出什么“第三选票”运动,把活动当运动,结果不到三个月就收档。以往不敢做执政千秋大梦的行动党,现在不小心被选民的肚懒票送去朝廷作政府,原本打算做万年反对党的行动党人,七手八脚连乌纱帽也戴到七歪八斜,丑态毕露,令超级肚懒国阵的选民大开眼界,也为这个不小心当选的童子军政府提心吊胆。

2007年12月20日,槟州民主行动党建议,政府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推荐专业人士出任市议员,才能确保市议员不会滥竽充数。年前,民主行动党秘书长特别助理陆兆福说,当局以委任制取代民选制,其实就是安插国阵各个成员党的地方派系头目来填满市议会的职位,作为安抚国阵各个政党各个派系的利益。委任的准则不是以人才绩效为考量,而是以朋党分赃为出发。

“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

宣誓就任槟州首席部长后,林冠英宣布新届州政府将尝试引用宪法第113(4)条文,恢复地方议会选举,将议会民主的第三张选票归还予民。而在这过渡期间,州政府将会重新检讨现有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并且援引《地方政府法令》第10(2)条文,委任各个领域的专才,包括商界、工业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成为地方议员。

不久后,人民之声连同另外29个非政府组织发表一份备忘录,呼吁各州政府在2010年之前恢复地方选举,并建议在过渡时期以公开提名、公开面试的方式遴选市议员。此外,他们也建议以朝野得票比例来委任各政党成员担任市议员。

由公选盟为首的“地方政府选举联盟”也在四月二日会见掌管地方政府的槟州行政议员曹观友,要求州政府必须在任期结束前恢复地方选举,暂时以朝野得票比例来委任各政党成员担任市议员。但据悉,曹观友表示行动党党员“非常排斥”国阵成员出任市议员。不久后,雪州民盟政府掌管地方政府的政治人物刘天球也强调:“我们好不容易把他们(国阵)赶走,为什么要把他们请回来?”

具有如此强烈“排他性”的思维,行动党会接受非政府组织推荐的“干净”国阵成员党专业人士吗?如果被推荐的国阵成员党专业人士,或刘天球重视的“通才”经过警方、反贪污局及报穷局审核后证明“清白”,是否够资格当市议员?此外,负责遴选“清白”县市议员的“政治人物”是否本身已经通过警方、反贪污局及报穷局审核?谁来证明意外当政府的阿狗阿猫也够“清白”?

不容纳在野党的监督

针对市政局主席职的委任,曹观友指由于目前该党为执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市政局主席或由政治人物来出任。曹观友这番话,如果出自民政党政府之口,一定难免被行动党不敢做执政千秋大梦的行动党秘书长政治秘书鞭挞到体无完肤。然而,连同刘天球的“赶人论”、曹观友的“非常排斥”论,这种种前言不对后语的伟论,何不是其最高荣耀秘书长扬言将会重新检讨的“政治考量”?

行动党最高荣耀的秘书长宣布的“州政府将会重新检讨现有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究竟是行动党政府的政策,还是“检讨国阵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的在野党式例常呼吁?如果是政策,同样掌管地方政府事务刘曹两人是公然抗命?是各自为政?还是最高荣耀的秘书长已经因为地方宦官崛起而逐渐丧失中央集权的“实权”地位?

槟、雪两州掌管地方政府事务大权的行动党“失权”领袖曹观友及“伪实权”政治人物刘天球,仍然“野性”十足的草莽作风的言论,充分显示行动党对异议痛恨入骨的本质,不但暴露该党无容纳异议的胸怀,也印证行动党与国阵政府不容纳在野党监督地方议会的本质是一样的。

民意放两旁,朋党摆中间

当反对党时,懂得要求“政府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推荐专业人士出任市议员”, 风水轮流转做了政府,即刻选择性遗忘以前不小心讲过的话,也学起国阵政府“分猪肉”。

4月16日,曹观友宣布市议员名单:“槟威两地市议员分配额出炉,民主行动党获得10个槟市议员及9个威省市议员的分配额。回教党也会在槟岛和威省各获得1席市议员的配额,至于独立人士或非政府组织在威省市议员分配额中占三名,槟岛市议会中占四名。至于人民公正党,则获得7个槟市议员及8个威省市议员配额。

行动党的 10 名槟市议员分别是陈翰威(上届斯里德里玛区候选人)、林秀琴(行动党总部执行秘书)、谭咏发(行动队大队长)、韩荣强(垄尾支部副秘书)、朱基菲(全国副主席)、哈宾达星(槟州副组织秘书)、林清河(上届丹绒武雅区候选人)。

看看以上名单,大部分不是“落选人”就是党工,如果不是“政治考量”,难道是“民意考量”吗?行动党全国副主席、槟州副组织秘书、上届丹绒武雅区候选人、行动队大队长、行动党总部执行秘书,及上届斯里德里玛区候选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变成《地方政府法令》第10(2)条文所指的各个领域的专才,包括商界、工业的代表。

以查卡利亞为师

槟岛市议会及威省市议会各有24名市议员,执政党各占了18位,共87.12%。候任州议员杨顺兴也兼任槟岛市议员。猪肉不够分给非政府组织,自己分多两块。行动党在槟岛找不出一个比杨顺兴更有资格的党员出任市议员,别说非政府组织中无一可取,连行动党里面没有任何其他像杨顺兴这样的党员值得林冠英信赖,委以市议员职。

曹观友为该党州议员兼任市议员的先例辩解时,竟然指出:“这种情况在其它州属常有所见,例如雪兰莪州的已故前任州议员查卡利亚,也曾经兼任市议员。”至于州议员兼任市议员的情况,是否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冲突,曹观友说,他相信若真的有利益冲突的情况出现,杨顺兴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

其实,雪州大臣基尔当然也相信查卡利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利益冲突,国阵政府也相信查卡利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利益冲突。曹观友要我们解释,查卡利亚可以,为什么杨顺兴不可以?巫统可以,为什么对行动党这么吹毛求疵。老百姓问多两句,可能会被骂“你怎么可以双重标准对待行动党?”或“你没有资格过问市议员遴选条件”。

Anonymous said...

查卡利亞投胎槟岛

支持恢复地方议会选举的言论,在野党如行动党,已经讲到麻木,该党2005年推出什么“第三选票”运动,把活动当运动,结果不到三个月就收档。以往不敢做执政千秋大梦的行动党,现在不小心被选民的肚懒票送去朝廷作政府,原本打算做万年反对党的行动党人,七手八脚连乌纱帽也戴到七歪八斜,丑态毕露,令超级肚懒国阵的选民大开眼界,也为这个不小心当选的童子军政府提心吊胆。

2007年12月20日,槟州民主行动党建议,政府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推荐专业人士出任市议员,才能确保市议员不会滥竽充数。年前,民主行动党秘书长特别助理陆兆福说,当局以委任制取代民选制,其实就是安插国阵各个成员党的地方派系头目来填满市议会的职位,作为安抚国阵各个政党各个派系的利益。委任的准则不是以人才绩效为考量,而是以朋党分赃为出发。

“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

宣誓就任槟州首席部长后,林冠英宣布新届州政府将尝试引用宪法第113(4)条文,恢复地方议会选举,将议会民主的第三张选票归还予民。而在这过渡期间,州政府将会重新检讨现有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并且援引《地方政府法令》第10(2)条文,委任各个领域的专才,包括商界、工业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成为地方议员。

不久后,人民之声连同另外29个非政府组织发表一份备忘录,呼吁各州政府在2010年之前恢复地方选举,并建议在过渡时期以公开提名、公开面试的方式遴选市议员。此外,他们也建议以朝野得票比例来委任各政党成员担任市议员。

由公选盟为首的“地方政府选举联盟”也在四月二日会见掌管地方政府的槟州行政议员曹观友,要求州政府必须在任期结束前恢复地方选举,暂时以朝野得票比例来委任各政党成员担任市议员。但据悉,曹观友表示行动党党员“非常排斥”国阵成员出任市议员。不久后,雪州民盟政府掌管地方政府的政治人物刘天球也强调:“我们好不容易把他们(国阵)赶走,为什么要把他们请回来?”

具有如此强烈“排他性”的思维,行动党会接受非政府组织推荐的“干净”国阵成员党专业人士吗?如果被推荐的国阵成员党专业人士,或刘天球重视的“通才”经过警方、反贪污局及报穷局审核后证明“清白”,是否够资格当市议员?此外,负责遴选“清白”县市议员的“政治人物”是否本身已经通过警方、反贪污局及报穷局审核?谁来证明意外当政府的阿狗阿猫也够“清白”?

不容纳在野党的监督

针对市政局主席职的委任,曹观友指由于目前该党为执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市政局主席或由政治人物来出任。曹观友这番话,如果出自民政党政府之口,一定难免被行动党不敢做执政千秋大梦的行动党秘书长政治秘书鞭挞到体无完肤。然而,连同刘天球的“赶人论”、曹观友的“非常排斥”论,这种种前言不对后语的伟论,何不是其最高荣耀秘书长扬言将会重新检讨的“政治考量”?

行动党最高荣耀的秘书长宣布的“州政府将会重新检讨现有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究竟是行动党政府的政策,还是“检讨国阵以‘政治考量’委任地方议员的方式”的在野党式例常呼吁?如果是政策,同样掌管地方政府事务刘曹两人是公然抗命?是各自为政?还是最高荣耀的秘书长已经因为地方宦官崛起而逐渐丧失中央集权的“实权”地位?

槟、雪两州掌管地方政府事务大权的行动党“失权”领袖曹观友及“伪实权”政治人物刘天球,仍然“野性”十足的草莽作风的言论,充分显示行动党对异议痛恨入骨的本质,不但暴露该党无容纳异议的胸怀,也印证行动党与国阵政府不容纳在野党监督地方议会的本质是一样的。

民意放两旁,朋党摆中间

当反对党时,懂得要求“政府应该交由非政府组织推荐专业人士出任市议员”, 风水轮流转做了政府,即刻选择性遗忘以前不小心讲过的话,也学起国阵政府“分猪肉”。

4月16日,曹观友宣布市议员名单:“槟威两地市议员分配额出炉,民主行动党获得10个槟市议员及9个威省市议员的分配额。回教党也会在槟岛和威省各获得1席市议员的配额,至于独立人士或非政府组织在威省市议员分配额中占三名,槟岛市议会中占四名。至于人民公正党,则获得7个槟市议员及8个威省市议员配额。

行动党的 10 名槟市议员分别是陈翰威(上届斯里德里玛区候选人)、林秀琴(行动党总部执行秘书)、谭咏发(行动队大队长)、韩荣强(垄尾支部副秘书)、朱基菲(全国副主席)、哈宾达星(槟州副组织秘书)、林清河(上届丹绒武雅区候选人)。

看看以上名单,大部分不是“落选人”就是党工,如果不是“政治考量”,难道是“民意考量”吗?行动党全国副主席、槟州副组织秘书、上届丹绒武雅区候选人、行动队大队长、行动党总部执行秘书,及上届斯里德里玛区候选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变成《地方政府法令》第10(2)条文所指的各个领域的专才,包括商界、工业的代表。

以查卡利亞为师

槟岛市议会及威省市议会各有24名市议员,执政党各占了18位,共87.12%。候任州议员杨顺兴也兼任槟岛市议员。猪肉不够分给非政府组织,自己分多两块。行动党在槟岛找不出一个比杨顺兴更有资格的党员出任市议员,别说非政府组织中无一可取,连行动党里面没有任何其他像杨顺兴这样的党员值得林冠英信赖,委以市议员职。

曹观友为该党州议员兼任市议员的先例辩解时,竟然指出:“这种情况在其它州属常有所见,例如雪兰莪州的已故前任州议员查卡利亚,也曾经兼任市议员。”至于州议员兼任市议员的情况,是否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冲突,曹观友说,他相信若真的有利益冲突的情况出现,杨顺兴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

其实,雪州大臣基尔当然也相信查卡利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利益冲突,国阵政府也相信查卡利本身懂得如何去避免利益冲突。曹观友要我们解释,查卡利亚可以,为什么杨顺兴不可以?巫统可以,为什么对行动党这么吹毛求疵。老百姓问多两句,可能会被骂“你怎么可以双重标准对待行动党?”或“你没有资格过问市议员遴选条件”。

Anonymous said...

Penang gov't gets more flak over appointments
Rahmah Ghazali | Apr 29, 08 5:45pm
The Penang government’s appointment of 36 councillors has been criticised by 55 civil society groups, who described the candidates as “politically-partisan” people without a strong track-record as community leaders.

The Coalition for Good Governance (CGG) - whose secretariat is helmed by human rights group Suaram - told a press conference in Petaling Jaya today that the April 16 appointments were “undemocratic, lack public consultations and were non-transparent”.

“Among the small contingent of seven non-partisan representatives, the over-representation of five members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wo members of vis-a-vis non-commerci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s completely unacceptable,” said Suaram executive director Yap Swee Seng, reading from a joint statement.

“There’s also no clear policy on how they made the appointments and decisions. We urge the state governments of Selangor, Perak and Kedah not to follow the example of Penang.”

The Pakatan Rakyat state government has been harping on its intention to ensure competence,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in its administration ever since it took over Penang after the 12th general election.

In the days following their electoral victory, DAP parliamentarians in Kuala Lumpur had pledged their commitment to bringing back local council elections, which had been suspended in 1964.

The Penang government’s decision had earlier come under fire from NGOs in the state.

Yap pointed out that the Penang appointments did not meet “the principles, criteria and processes of political appointment”, as set out in the CGG’s memorandum of March 28.

The guidelines were drawn up as an interim measure pending the promised revival of local council elections - a key plank of the opposition campaign during the elections.